大家都買過樓,買過電器。
新鴻基, 華懋, 不同的品牌, 就會有不同的價格。
Panasonic, 海爾牌, 都會有不同的價格。
甚至, 店舖如百老滙, 張毛記, 大家都各有喜好。
因為, 不同的品牌, 會讓消費者有不同的信心。
就之前法團張貼的分析表(其實只係記載, 入邊一D分析都無), 大家係咪睇到一頭霧水??
因為, 比較並唔係橙對橙, 蘋果對蘋果, 而是橙對蘋果, 如何比??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過往, 每次管委會要招標,都會在管委會會議上, 討論標書的用字/要求, 大家亦可以睇到標書的式樣。
就以今次招標為例, 何解不同的管理公司, 會有不同的人手數目?? 他們事前是否“公平地”得知我們原先的編制人數??
管理合約, 到底是三年死約?? 一死兩生?? 兩死一生? 半死半生??
有無要求他地提供過往服務過的屋苑?? 推薦信? 訴訟記錄??
比較表中, 有一欄叫做”屋苑改善建議“, 咁係乜建議?? 但比較表中, 只係 ”有 ” , 咁即係點??
比較包薪制及實報實銷,
港深及其士富居, 經理人酬金兩者都是一樣。(即係, 無論包薪制同實報實銷, 我都係賺你咁多錢), 呢點合理, 何解佳定會不同?? 而且相差是29倍??
作為法團, 唔係你講乜我就信乜, CROSS CHECK呢?? 即係, 我要去驗証你所講的係咪真實, (法團係業主的代表, 只有法團先可以要求做實地考查, 唔通要個別業主分別去唔同地盤睇?? )
作為法團的秘書, 我都好想知, 但法團從來無將標書交俾我, 我無核對過, 我無資料去解答呢D問題。
比較表上, 亦沒有法團的人簽署, 咁即係邊位法團的人對呢份比較表負責?? 一個比較表數字上的誤差, 係會誤導各位業主作出選擇, 到時又玩“唔關我事, 都係新昌的問題”??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原本大家只可以靠呢份比較表, 就要係4月27日出席投票揀選。(六百幾萬的合約, 幾兒嬉??)
新昌管理公司的韋經理, 只可以向法團主席爭取到係投票前的幾天, 要求法團開諮詢會, 等各位街坊可以向管理公司提問, 例如人手編制為何可以減少而能操作順利? 編排如何
合約上有無一D古怪的要求?? (我地要知都好正常啫?? 新昌有辦你睇架啦)
而人手增減, 我地標書事前有無提出現時人手的編排做比較??等等。
唔知幾日時間, 佢地會唔會對於價格/服務承諾有更改。
但大家睇唔睇得切?? 又玩番同起戶外電梯時的同一套板斧??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主席及另外四位委員, 你地到而家都未知海景花園業主點解對你的手法咁反感?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歡迎各位街坊留言